BSaiLa
購物車
本網站不支援IE8以下瀏覽器,為得到最好瀏覽效果,請使用FireFoxChromeSafari
2025 第十屆 立派盃排球錦標賽(混合組)
競賽章程

2025 第十屆 立派盃排球錦標賽 混合組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競賽規章

一、主  旨:提倡全民運動。

二、主辦單位:立派。

三、比賽日期:中華民國114年12月20~2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日(六~日) 。

四、比賽地點:匈奴人排羽球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桃園市龍潭區龍平路986-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號)。

五、比賽組別:混合組6人制(2男4女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隊伍上限12隊,比賽未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9隊則取消賽事並全額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費,(主辦單位保留1隊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額) 。

六、參加資格:  (一) 每隊至多報名12人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二) 自由組隊,惟一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限報一隊依該員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場出賽為準,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可跨隊參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三) 如經查證資格不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屬實,則取消該球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員參賽資格。

大會可依比賽球隊賽前提出要求適時檢查球員身份以及參賽資格,若發現資格不符,大會將取消該隊比賽資格、沒收報名費用&保證金、得獎資格,不得有議。

 

七、報名手續:

(一)報名日期 — 中華民國114年08月15日

            08:00起至09月30日20:00止。

  (二)   名單修改截止日:114年12月17日

            20:00止。

(三)報名費用 — 報名費5500元+保證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00元合計6000元

(四)手續 : a.至盃賽網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ttp://www.bsaila.com.tw/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填妥相關資料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.匯款或轉帳至: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郵局(700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帳號: 02814000814011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戶名: 連振宗 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c.繳費後將繳費資訊於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盃賽網上→線上報名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我的隊伍-右上方點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匯款資訊註明: 隊名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轉帳或匯款日期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匯款請留戶名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轉帳請留後5碼 ) 。

(五)順序 : 本賽事依匯款順序核准參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繳費完成且盃賽網上報名資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完整填寫經審核核准後才算報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名成功。除大會因不可抗拒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素需取消賽事外,其他狀況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律不予退還報名費用。

八、裁判:聘請持有國家級裁判證之裁判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員 。 

九、比賽規則:(一)球網高度為224公分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預賽採分組循環排名,第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、二局最高搶25分,第三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最高搶15分(即第一二局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4:24DEUCE開始時先得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5分該隊伍勝該局;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三局14:14DEUCE開始時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得到15分該隊伍勝該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決賽採三局兩勝進行比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每局每隊有兩次30秒暫停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有六人次更換選手的權利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EUCE時需領先對隊2分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混合組採特殊規則說明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比賽時至多2名男子隊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含自由球員)同時上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每邊三次觸球中,需有一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名女子選手觸球,但每邊觸球不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次者不在此限

             3.男子選手輪轉至前區在前區內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僅能以低手方式將球送過網,其他

              任何型式均屬犯規由對隊得分

             4.男子選手在前區時,只能對對方

              男子選手進行攔網動作,不能對

              對方女子選手進行攔網動作

              (「攻擊的定義請參照排球規則」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5.男子選手後排攻擊必須完全於後

              區 (三米線後)起跳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6.除本競賽章程另有規定外,其他全

              依據中華民國排球協會審訂之最新排

              球規則。

 十、比賽賽制及細部說明:

    1. 賽程緊湊故一場比賽結束後緊接下一場比

        賽,請各隊伍注意各場地比賽狀況。

    2. 預賽賽程統一由大會隨機安排採三角循

        環,預賽不淘汰任何隊伍保留預賽成

        績,決賽依據預賽分組排名成績抽籤採

        單淘汰制(若決賽抽籤時,預賽同組3隊

        抽在決賽同一區時則全部重新抽籤。

    3. 循環賽名次判定:

        a.勝一場得2分,敗一場得1分,棄權得

           0分以積分多寡決定名次。

        b.如積分相等時,以各隊勝分總數除以

           負分總數之商數大者為勝。

        c.如上項商數仍相等時,則以該循環賽

           程中各隊勝局總數除以負局總數之商

           數大者為勝。

        d.如上項商數仍相等時,則由大會抽籤

           決定之。

    4.球員名單修改僅能於盃賽網上公告之

       名單修改截止日前更改,逾時不予受

       理。

    5.決賽三戰兩勝制,(25.25.15)每局勝兩

       分以上才能結束該局比賽,第三局任

       一方到達八分 時交換場地。

    6.參與比賽請隨身攜帶身分證件,各球

        隊第一場出賽前10分鐘須至檢錄台檢 

        錄,每隊並派人領取1箱礦泉水(第一

        次領12瓶飲用完可領第二次12瓶,

        合計1箱水)。

    7.比賽時間開始後未到場進行比賽之隊

       伍,該場比賽以棄賽論。

    8.服裝限制:球衣樣式須統一(自由球員

       除外),球衣隊名須與報名時的隊伍名

       稱相同,須有背號(若採臨時黏貼背號

       需牢固,否則對手有權要求終止比賽,

       以維護比賽水準,褲不限制。

    9.獎 勵: 冠亞季軍頒發獎盃(季殿賽不比兩

       隊並列季軍)。

    10.競賽中若有判決上的爭議依裁判之

         判決為最終判決。

    11.球隊查驗對手選手身份必須於該場

          比賽前向大會提出,比賽開始後將

          不再接受查驗身份之請求。

    12.本比賽用球為MIKASA MVA300或

          V300W。

    13.主辦單位並無為參賽選手投保,建

          議有需要之隊伍球員可另行加保意

          外傷害與醫療險。

    14.本盃賽不製作秩序冊,一切比賽資

          訊全依盃賽網上公告為準。

    15.聯絡人: 0910561544 連振宗